欢迎进入:好学通教师资格网!
在线咨询
网校课堂
通关题库
城市: 全国 天津 广东 浙江 北京 上海 山东 重庆 江西 江苏 安徽 湖北 湖南 河南 河北 广西 福建 四川 山西 陕西 贵州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更多
你的位置: 主页 > 笔试辅导 > 考前强化 > 正文
202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冲刺模拟试题(二)
发布时间:2020-07-20   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证考试网]202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冲刺模拟试题(二).教师资格证考试将于11月4日进行,好学通为帮助学员顺利通过考试,特别整理了《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供考生参考学习,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好学通教师资格证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   1.“连中三元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这里的“三元指()。   A.秀才、举人、进士   B.状元、榜眼、探花   C.解元、会元、状元   D.乡试、会试、殿试   2.有人称电影是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和戏剧之后人类创造的“第七艺术。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了人类的第一部电影,宣告了电影时代的到来。放映者是()。   A.弗拉基米尔?兹沃尔金   B.塞列克   C.卢米埃尔兄弟   D.贝尔德   2.茶壶一紫砂一雕刻。下列选项中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是()。   A.房门一木材一油漆   B.夹克一布料一制作   C.电线一金属一生产   D.马路一柏油一铺设   4.每年高考成绩公布期间,社会总要掀起一阵“状元热和“排名热。国人热衷于排名的做法,往往会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以下不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A.“排名热具有社会需求,有利于促进竞争   B.排名就是固化,容易滋生固步自封的情绪,而创新排斥各种排名   C.过分支持一次考试的赢者,容易形成不宽容失败者的氛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D.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高考只是评价人才的一种标准   5.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的餐厅都有卫生许可证。   如果上述调查的结论是真实的,则可以推出的是()。   A.所有的餐厅都没有卫生许可证   B.少数餐厅没有卫生许可证   C.多数餐厅有卫生许可证   D.有的餐厅确实没有卫生许可证   6.课堂上小花指出刘老师对于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刘老师恼羞成怒地说:“小花,你厉害,以后你替老师上课好了!关于刘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护了老师自身的权威   B.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C.有效地控制了课堂的无关行为   D.保证了教学任务顺利的进行   7.关于全面发展的学生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的   B.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关注学生的整体性,视学生为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C.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就是要求所有学生同步发展   D.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提倡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   8.中学老师上课时不能使用过于幼稚的语气词,把中学生当小学生看;同时也不能使用过于抽象的词汇,把中学生当成年人看。这是因为教师应关注到学生身心发展的()。   A.个别差异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9.刚参加完培训的张老师自费将培训资料复印给同事,并将自己的心得打印出来与同事分享。对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张老师富有循循善诱的品德   B.张老师富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C.张老师很注意业务能力的提高   D.张老师重视专业素养的提升   10.李老师是初二三班的班主任,他一直信奉严师出高徒,常常对冥顽不灵的小明同学实行体罚,督促其学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李老师因材施教,遵循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B.李老师依法实施指导评价权   C.学校可依法将小明同学送至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D.小明虽有错在前,但其人身权受到了侵犯   二、材料分析题   11.材料:   某学校一位实习老师,教数学。他上课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上黑板做演示题目做不出,就会骂人。最严重的一次,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教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他。结果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其他同学也纷纷“效仿教师的行为,班级中的气氛一片“血雨腥风……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该老师的教育行为。   三、写作题   1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东邻人家的岳母死了,殡葬的时候需要一篇祭文,这家人就托私塾的老师帮忙写一篇。塾师便从古本里规规矩矩地抄了一篇,没想到误抄了悼岳丈的祭文。葬礼正在进行的时候.识字的人发现这篇祭文完全弄错了。这一家人跑回私塾去责问老师。塾师解释说:“古本上的祭文是刊定的,无论如何不会错,只怕是你家死错了人。   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CDAD 6-10 BCDAD   二、材料分析题   11.教师的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需要我们引以为鉴。   首先,教师的行为违反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关爱学生强调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教师不但在语言上侮辱学生人格,还动手伤害学生,最终让学生身心受到巨大的伤害。   其次,教师的行为违反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强调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举止文明。材料中,教师侮辱学生人格,侵犯学生权利,给学生树立了负面榜样,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的养成。   其三,教师的行为违反了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爱国守法强调教师要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材料中,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人格,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和生命健康权,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因此,作为教师,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学生的人格和身心健康,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履行教师的义务,严于律己,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写作题   12.【参考范文】   用生活丰富教材   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相当一部分教师“以本(教材)为本的意识十分顽固。正如材料中的私塾先生,把教材当“圣经来使用,认为“书上有什么,我就讲什么;书上怎么写,我就怎么讲;写进书本的都是正确的。他不会把书本的知识,经过自己的处理,合理运用到生活中,以致于在殡葬的时候出现了这场闹剧。我们现在有些教师也把自己束缚在教材中,对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掰开揉碎,繁讲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认为只要把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即可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气氛单调、沉闷。   现代课程论强调课程是“教科书与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与教学环境构成的复杂、开放的系统,因此教材是实施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材料而不是全部材料。新课改的精神告诉我们: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和弹性.应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探究、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反思等。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这些新的课程理念使我们重新认识教材的“法定性质.只强调“教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必须突破教材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仅仅是教教材,应做教材的主人而不能沦落为教材的奴隶,既要运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不依赖教材。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听到朋友的夫人责骂拆表的孩子之后,连连摇头说:“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他亲自到朋友家里把小孩领出来,带到修表店看师傅修表。陶行知对那位夫人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打跑、赶走。由此看出,只有将“生活这本教材灵活地运用好,并将书本知识融汇其中.才能更形象直观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要敏锐地观察生活,善于用生活的内容、时代的“活水来充实、丰富教材。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教师要摆脱教材的束缚,就应具备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其实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包括学生的经验、生活的环境、教学设备设施、自然和社会资源、网络资源等等。只要我们留意生活、敏锐观察,丰富的生活积累将成为我们教学中信手拈来的课程资源。作为教师。只要我们摒弃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观念,增强课程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就一定能“化平庸为神奇,使教材这一课程资源的价值得到“超水平发挥。   点评:   本题是材料作文。需要理解故事内涵,提炼中心思想。题目通过一则寓言,体现了私塾先生奉书本为“圣经的错误教书观念。“书上是不会错的,错误在人“书本上的一切都是修订好的,不会有任何差池“人应该去迎合书本既定的知识、理念等一些错误的观点,在现实教学中确实存在。本题意在考查教师对于书本教学的态度,不应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而应是开放、包容的。知识可以来源于生活,灵活于生活。   在立意的选择上,可以从教师对待书本的态度上,多角度灵活选择主旨。如“不能一味死读书,需要结合生活“教学来源于生活,以生活来深化教材的内容,不拘泥于教材。第二个角度,从内容与题干的匹配度上看,是最佳角度。   参考范文开门见山,提出在目前社会上某些教师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与材料中“私塾老师的问题相似。   紧接着作者直抒胸臆,对错误的教育观念进行批驳,摆明了自己的立场,为后文正确观点的引出作了铺垫。第二段,通过道理论证,明确课程的意义,摆正教师对教材应有的态度:教育需要来源于生活,不能一味就书论书。第三段,以伟大教育家陶行知亲身经历的事情,体现出教师在生活中如何丰富教学的内容,如何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结尾处,提出合格的教师应该如何教育学生,即“教师要敏锐地观察生活,善于用生活的内容、时代的‘活水’来充实、丰富教材紧扣主题,深化中心,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形象地阐释了应该怎样践行这种生动的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