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好学通教师资格网!
在线咨询
网校课堂
通关题库
城市: 全国 天津 广东 浙江 北京 上海 山东 重庆 江西 江苏 安徽 湖北 湖南 河南 河北 广西 福建 四川 山西 陕西 贵州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更多
你的位置: 主页 > 考试介绍 > 证书领取 > 正文
陕西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大纲核心习题集及答案(7)
发布时间:2019-08-30   教师资格

陕西省考试《小学教育学》大纲核心习题集及答案(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所强调的主要含义是(  )

  A.先天有差异,要因材施教

  B.学以致用,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C.学习新的知识,巩固学过的知识

  D.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2.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问题是(  )

  A.价值取向问题

  B.个人发展问题

  C.思想方法问题

  D.社会发展问题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特殊性是指(  )

  A.顺序性和发展性

  B.社会实践性和阶段性

  C.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

  D.不平衡性和均衡性

  4.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投资活动,这是(  )

  A.教育资本理论的观点

  B.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

  C.市场资本理论的观点

  D.经济资本理论的观点

  5.性的成熟是一个人生长过程中生理发育极为重要的特征,这个特征出现时期是在(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人期

  6.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

  A.阶段性要求

  B.一般特征

  C.根本特点

  D.理想要求

  7.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  )

  A.管理B.引导

  C.控制D.交往

  8.“建国居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C.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D.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9.“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这一条文规定出自(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10.在古代社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体现的是教师的(  )

  A.道德形象

  B.人格形象

  C.财富形象

  D.文化形象

  11.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划分依据是(  )

  A.课程制定者

  B.课程任务

  C.课程目标

  D.课程内容

  12.强调学科本位的课程是(  )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1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

  C.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

  D.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14.以下原则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实质一致的是(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系统性原则

  15.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师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指(  )

  A.教学策略

  B.教学过程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设计

  16.评定学业成绩时,信度好,效度却往往不高的试题是(  )

  A.问答型试题

  B.论文式试题

  C.主观性试题

  D.客观性试题

  17.狭义的学校德育专指(  )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教育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于(  )

  A.1998年

  B.1999年

  C.2002年

  D.2003年

  19.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  )

  A.教研组

  B.班级

  C.教师

  D.学生

  20.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的是(  )

  A.加减评分法

  B.操行评语法

  C.模糊综合测评法

  D.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21.制定课程目标的三个主要依据是:对_________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_________的研究。

  22.学生是权力的主体。其享有的法律规定的社会权力包括:_________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力、_________的权力、安全的权力。

  23.考察学生文化的特征,较为显著的特征是学生文化的_________性、非正式性、多样性、_________性。

  24.教学的一般任务包括: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_________基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学生的_________发展。

  25.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中学_________、职业中学_________的综合化趋势。

  26._________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时期。

  27.教育目的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_________做出规定:二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_________做出规定。

  28.课外辅导是_________的补充。

  29.相对评价的基准是评价对象群体中的_________。

  30.我国古代以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重视读书自学,强调辩论问题的教育机构称为_________,其主持人称为_________。

  31.一般来说,班级的规章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有关制度;二是学校制定的学校_________:三是班集体的_________。

  3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主体是“_________教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3.教育要促进儿童发展,应遵循哪几个身心发展规律?

  34.如何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35.健全的班集体的形成应具有哪些基本标志?

  36.简述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37.简要回答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

  38.“多元智能理论对改进学生评价有哪些策略指导意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39.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实质变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试联系小学课程改革实际予以分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C4.B5.B6.C7.D8.B9.A10.D

  11.A12.B13.D14.A15.C16.D17.C18.B19.B20.D

  二、填空题

  21.学生学科

  22.生存受尊重

  23.过渡互补

  24.世界观个性

  25.职业化普通化

  26.高中

  27.社会性质和方向人的身心素质

  28.课堂教学

  29.平均状况

  30.书院山长(洞主)

  31.常规制度班级规范

  32.全面和谐

  三、简答题

  33.(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4.(1)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2)树立民主教育思想,尊重学生;(3)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4)主动与学生沟通,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

  35.(1)共同的目标;(2)有一个团结的有威信的领导核心;(3)有为集体成员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4)良好的人际关系。

  36.(1)教师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做好课外作业;(2)给缺课和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3)对成绩优秀和能力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增加作业的难度,扩大知识面,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4)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37.(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2)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38.(1)树立新的智能观和学生观;(2)改革课程内容,为学生智能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3)倡导运用情境化学习评价方法;(4)设计适应各科教学的多元智能评价方案;(5)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使他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各种智能发展的特点。

  四、论述题

  39.(1)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化。(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3)强调评价标准与内容的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4)强调质性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5)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