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好学通教师资格网!
在线咨询
网校课堂
通关题库
城市: 全国 天津 广东 浙江 北京 上海 山东 重庆 江西 江苏 安徽 湖北 湖南 河南 河北 广西 福建 四川 山西 陕西 贵州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更多
你的位置: 主页 > 笔试辅导 > 章节知识 > 正文
2019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小学教育心理学拟试题(六)1
发布时间:2019-08-30   教师资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在1960年提出了“课程改革论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杜威

  C.布鲁纳

  D.布卢姆

  2.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巾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

  A.差异性

  B.顺序性和定向性

  C.不平衡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3.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4.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

  5.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A.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D.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6.从迁移的观点看,“温故知新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7.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

  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9.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然后写出重点的这种策略属于(  )

  A.元认知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复述策略

  10.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设立各种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人们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之为(  )

  A.目的手段法

  B.反推法

  C.简化法

  D.类比法

  11.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认识缺乏

  12.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A.相应的背景知识

  B.概括水平

  C.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

  D.A、B和C

  13.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

  A.教师的主导教学

  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

  14.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  )

  A.权威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专制型

  15.观察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观察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对所观察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的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种方法。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观察法的记录方式(  )

  A.项目检查表

  B.评定量表

  C.轶事记录

  D.日记